logo
当前位置:首页  申报工作  社会科学申报
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国残联课题申报的通知
发布者:kyc 发布时间:2025-04-17

各部门、各学院: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国残联年度工作安排和《中国残联课题管理办法》规定,现转发本年度中国残联课题指南。

一、重点研究方向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研究

2.人工智能+残疾人服务研究

3.自强与助残文化研究

4.残疾人公共服务优待政策研究

5.残疾人参加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

6.残疾人领域促消费惠民生研究

7.残疾人事业发展效率与公平关系研究

8.农村低收入残疾人精准识别和分层分类救助研究

9.残疾人事业国际比较研究

10.残疾人事业法治保障研究

11.“十五五期间残疾预防指标体系研究

12.残疾人康复健身运动项目推广指南研究(研究成果须包含两个以上残疾人康复健身运动项目推广指南)

13.残疾人教育立法前期研究(定向委托重点研究课题)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按照《中国残联课题管理办法》规定,项目申请人须具备以下条件:

1.项目申请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独立组织开展科研的能力,能作为项目实际主持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

2.申请人每次只能申报一个项目。项目申请人原则上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副处级以上行政职务或博士学位。承担中国残联课题未取得结项证书的,不得申报新的项目;已获得立项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从事过相关残疾人事业领域的研究且有良好信誉度的,或有直接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实践经验的,可根据《中国残联课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个人职称或者职务上酌情放宽条件。

3.鼓励跨学科、跨地区、跨系统组织优势科研力量联合残疾人服务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

)申报题目要求

课题申报题目应与本指南发布研究方向一致

经费资助

对通过评审的课题项目签订合同后根据《中国残联课题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给予经费资助。具体资助金额由中国残联根据年度预算和课题任务具体确定。自筹经费的课题原则上不予经费资助

(四)研究要求

1.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符合指南确定的研究任务要求,预期能够产生具有创新性或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过程须接受中国残联有关业务部门指导,确保研究方向正确、内容充实、论证充分,拟突破的重点难点明确,研究思路或技术路径清晰,研究方法科学、可行。

2.课题报告应包括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实证数据、调研或数据分析、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等内容。课题报告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对策建议部分不少于3千字。

3.课题报告有关版权、版式、注释及学术规范符合中国残联课题报告写作要求。

(五)成果形式

本次课题最终成果形式应为课题报告。课题结项时,须同时报送3-5千字的成果摘要报告,经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同时以纸质和电子版形式报中国残联研究室。项目成果归中国残联和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所有,经中国残联批准同意后才能对外发布和使用。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有将该成果用于科研、教学的权利和经中国残联同意赋予的其他权利。

三、组织申报

请各单位于2025428日上午12点前将《中国残联课题项目申请书》纸质版(一式2份)报送至科研处社会科学管理办公室(办公楼422室),电子版以学院为单位发送至zxsk@sdsmu.edu.cn,学院文件命名格式为“XX学院-2025年度中国残联课题,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董老师

联系电话:8462229

联系地址:浮烟山校区办公楼422

电子邮箱:zxsk@sdsmu.edu.cn   

 

附件:1.中国残联课题项目申请书.doc

      2.中国残联课题管理办法.doc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科研处

                                      2025417